在我国法治背景下,刑事犯罪判决的执行顺序涉及到退赔与罚金刑的执行。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确保犯罪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围绕此问题展开法律分析,探讨我国法律体系下刑事犯罪判决执行顺序的法律依据、执行原则和实践情况。
一、我国刑事犯罪判决执行的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刑事犯罪审判和执行的基本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应当及时执行,并确保判决的内容得到准确、完整地执行。
刑法相关规定:刑法中关于罚金刑的规定,明确了罚金刑作为一种刑罚形式,并规定了罚金刑的数额和执行程序。同时,刑法也规定了被害人或受害方的退赔与赔偿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将应当由法院执行的责令退赔执行工作统一纳入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并确定了其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中的执行顺位。
二、退赔与罚金刑执行顺序的法律原则对比
(一)罚金刑
1、罚金刑性质目的与罚金即时性原则
罚金刑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刑罚形式,旨在对犯罪行为予以经济上的惩罚。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利益,同时对犯罪者施加适当的制裁。罚金刑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判决后的执行中具有优先性和迅速性的特点。
罚金刑作为一种迅速施行的刑罚,应当在判决宣告后尽快执行,以保证刑罚的效果和威慑力。罚金刑的即时性原则为先进行罚金刑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2、支持罚金刑优先执行原则的几点理由
判决宣告后,法院会依照刑罚执行程序,指导被执行人缴纳罚金或采取其他措施强制执行。以下是支持罚金刑的优先执行原则的几个重要理由:
(1)刑罚执行的即时性:
罚金刑是判决后的一项具体刑罚,其立即执行可以确保刑事法律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犯罪行为的迅速制裁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经济损失回收:
罚金刑的执行可以帮助国家迅速回收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有助于恢复被害人或受害方的利益,并为后续的退赔与赔偿程序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
(3)犯罪者的经济能力:
罚金刑的执行优先考虑了犯罪者的经济能力。在判决中,法院通常会根据犯罪者的财务状况确定罚金刑的金额。因此,先执行罚金刑可以确保犯罪者有能力承担判决中规定的经济责任。
(二)退赔程序
1、退赔程序的性质目的与先行赔偿原则
退赔是指在刑事犯罪判决执行中,被害人或受害方获得经济补偿的行为或过程。当被害人或受害方遭受犯罪行为导致经济损失时,他们有权向法院提出退赔申请,以追求经济上的补偿。
退赔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被害人或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恢复他们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法院在审查退赔申请时,会考虑被害人或受害方的实际损失、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程度、犯罪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退赔金额。先行赔偿原则,即在刑事犯罪判决后,优先保护被害人或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退赔与赔偿应当在判决执行的早期得到优先考虑和实施。
2、实践中的退赔与赔偿程序
为了依法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应依职权积极推进退赔程序,退赔与赔偿的执行程序具体位置被害人或受害方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退赔与赔偿的申请。法院将审查申请,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退赔或赔偿金额。一旦退赔或赔偿金额确定,法院将制定相应的执行程序,确保被害人或受害方能够获得经济补偿。以下是实践中的退赔与赔偿程序:
(1)申请程序:
被害人或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出退赔或赔偿申请,提交相关证据和理由。法院将审查申请并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支持申请。
(2)赔偿金额的确定:
法院在决定支持退赔或赔偿申请时,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程度、犯罪者的经济状况等,以确定合理的退赔或赔偿金额。
(3)执行程序:
一旦退赔或赔偿金额确定,法院将制定相应的执行程序,确保受害人或受害方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刑事犯罪判决执行顺序的实践情况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退赔和罚金刑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措施,用于追究违法者的责任和补偿受害人。根据情况的不同,优先考虑退赔或罚金刑会有所不同。
(一)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亲属主动为被告人退缴赃款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下称《批复》)中第三条明确:如果被告人对责令其本人退赔的违法所得已无实际上的退赔能力,但其亲属应被告人的请求,或者主动提出并征得被告人的同意,自愿代被告人退赔部分或者全部违法所得的,法院也可考虑具体情况,收下其亲属自愿代被告人退赔的款项,并视为被告人主动退赔的款项。由此,因责令退赔的对象为被执行人非法处置、占有、损毁的被害人财产,同时财产刑作为附加刑,是相对于主刑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之外的一种方式,因此笔者认为责令退赔本质上应属于民事责任的性质,其具有民事赔偿的本质属性,应该具有优先于财产刑的执行顺位。
同时,《若干规定》第13条规定,“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按照下列顺序执行:(一)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用;(二)退赔被害人的损失;(三)其他民事债务;(四)罚金;(五)没收财产。”
(二)实践判断
若依照笔者上述判断,罚金刑在作为民事责任范畴履行的情况下,则当然的应当在责令退赔之后履行。但基于责令退赔与罚金刑均属于刑事范畴,故而一个刑事案件中并不会当然出现既有刑事责任又有民事责任的情形,在此情况下,刑事判决中的责令退赔和罚金刑就无法使用上述《若干规定》。同时,基于《批复》的内容,被执行人亲属明确表示自愿代被执行人交纳罚金,不履行责令退赔的情况下,法院亦应尊重亲属意愿,依法将被执行人亲属自愿代为履行的款项作为罚金款执行。
但责令退赔是在司法机关的强制力下,解决违法犯罪人员侵害被害人财产的问题,更具有民事赔偿性质,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具备民事属性。同时,参考《民法典》第187条:“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可以判断,我国法律也更加注重追求受害人的权益。在处理刑事和民事案件时,法庭通常会首先考虑受害人的利益,并努力确保其得到合理的退赔。
(三)结论分析
然而,罚金刑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措施,用于惩罚违法行为人并向国家财政做出贡献。罚金刑的目的更多的是通过经济处罚来阻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并为国家财政提供经济支持。同时,实践中针对罚金刑如果被判决人未履行完毕,则无法顺利进行减刑申请,所以当事人及其家属一般会倾向于优先进行罚金刑的履行。
具体情况下,退赔和罚金刑的优先考虑可能因案件性质、受害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法庭一般会首先确保受害人得到合理的退赔,然后再考虑罚金刑的适用。而在其他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庭可能会优先考虑罚金刑以实现更严厉的惩罚和社会警示作用。
四、特殊情况下的执行顺序调整
(一)特殊保护对象的优先权
对于一些特殊保护对象,如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法院可能会优先考虑其利益和需求,调整执行顺序。在这种情况下,退赔与赔偿的执行可能会在罚金刑执行之前进行,以保护特殊保护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经济困难情况下的退赔与赔偿
如果犯罪者经济困难,无法及时缴纳罚金或提供足够的赔偿金额,法院可能会先进行退赔与赔偿的执行,以保障被害人或受害方的权益。
结论:在我国法治背景下,基于特殊保护对象权益以及保障人权角度,责令退赔均具有优先于其他民事债务、罚金和没收财产刑的执行顺位,刑事犯罪判决后的执行顺序一般是先进行退赔与赔偿的程序,然后进行罚金刑执行,这符合我国法律体系下的法律依据、法律原则和实践情况。因此,笔者更倾向认为,如果被执行人同时存在责令退赔和罚金刑。在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支持所有判项的情况下,即便其亲属明确表示仅愿代被执行人履行罚金刑。基于国家强制执行权利为后盾的人民法院亦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权力也有责任责令将该该款项作为执行款项优先退赔被害人,以保障被害人的权益。但基于此是否构成被执行人罚金刑判项履行完毕可综合考虑从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原则实现的角度进行考量。